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(记者 上官云)“我是幸运的,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小时候想做演员,就如愿实现了梦想。”日前,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,演员杨蓉如此评价自己。
自进入演艺圈以来,她拍过不同类型的影视剧,塑造过一系列广为人知的人物形象,在电视剧《大山的女儿》中饰演的黄文秀,收获了不错的口碑。
(资料图)
她很享受拍戏时的状态,每出演一部剧都会投入其中,都会有新的感受,“当我演绎了不同角色,跨越了不同时代,然后经历了不同的职业、人生,对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帮助和启示”。
在她看来,演员表演要精益求精,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是应该的,“那些很厉害的演员里也有不少是我的偶像,我离他们还差得很远,(演艺)这条路还很长。”
不过,杨蓉没有预设目标,一定要在表演这方面拿什么奖,“生活中有些事情可控,有些不可控。争取做好自己可控的那一部分,不可控的事情就顺其自然。”
赋予人物更好的行为逻辑
《护心》筹拍之时,杨蓉接到了邀请,希望她能饰演剧中的素影。她仔细研究了一番剧本和原著,发现故事有足够的逻辑支撑,人物也有发挥空间,便欣然答应下来。
杨蓉一直慢慢调整表演方式,寻求人物最恰切的状态。
依照故事设定,素影仙术过人,拥有极高地位,又有些生性凉薄,为了心上人陆慕生能够长生不老,几乎害死天曜,坏事做尽,最后却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“太过恋爱脑”,杨蓉一直这样吐槽素影,明明仙术高强,偏偏执念甚重,自毁前程。但要去扮演她,就要试着理解她,用强大的演员的信念做支撑,演出素影这股偏执劲儿。
“原著中有一句话:陆慕生拂去了素影肩头的雪。就是这一句话、一个动作,让素影爱上了陆慕生。”杨蓉认为,小说可以赋予读者无限想象空间,用画面呈现,叙事就要更丰满一些。
她就和导演商量,如何在影视剧中赋予人物更好的行为逻辑:随着陆慕生靠近,素影有些失神,但马上又反应过来,恢复常态,才更符合情理。
看似简单的一场戏,包括演员调度在内,杨蓉和其他主创做了不少功课,“在很多地方我们是有二度和三度创作的,所有的东西,其实都是大家在创作时碰撞出来的。”
不介意角色“反派”标签
素影的性格确实很不讨喜。很快,“杨蓉新剧演反派”登上了热搜。她并不太介意“反派”标签,“前几年观众朋友看到我的剧,我也确实就是出演古装剧里的反派。”
相较于是否出演反派、戏份多少,她更在意的是剧本整体逻辑是否通畅。但问题在于,碰到一个好剧本有时很难。
遇到类似剧本逻辑不通顺的情况时,杨蓉经常会很直率地提出不同意见,自己想办法,表演时用眼神或其他方式让人物行为尽可能贴合正常的性格。
“现在有时太抢时间,很难像之前那样花掉六个月,大家一起去拍一部四十几集的电视剧。”杨蓉感叹,为了追求效率,难以沉浸其中。
这导致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,“你怎么去体会人物的纠结与命运?真正注入你生命和灵魂的东西就会比较少。”她说。
学演戏,先学做人
“我和素影有些像的地方,就是如果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,就会拼尽全力做好。”杨蓉曾如此剖析自己。对照她的演艺履历,这个评价其实颇为准确。
杨蓉从小就想当演员,13岁时进入导演谢晋开办的艺术学校学习表演。“那时我对演员的理解非常片面,只是觉得,哇,他们可以穿好看的衣服,会被关注,十分光鲜。”
在艺术学校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,她的想法很快有了改变,“我很感激我的那些表演上的启蒙老师,他们非常讲究演员入行的基本功和人品,告诉我学演戏得先学做人。”
时间慢慢往前走。有一天,谢晋把杨蓉叫过去,说有一个合适的角色。她特别高兴,“谢晋导演和我说,你有台词啊。我说好呀好呀,然后台词就是‘妈妈妈妈有客人’。”
《鸦片战争》中这个镜头一晃而过,拍的时候却花掉了两晚时间,一点也不含糊。期间,杨蓉感受到了很多老演员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,也由此奠定了自己对待演出的基调,“认真”。
从学校正式毕业后,杨蓉顺利接拍了电视剧《少年天子》,凭借“佟腊月”一角迅速打开了知名度,“我进组比较晚,第一场戏就是跟师姐郝蕾的对手戏。她头一天晚上直接来敲我的门,说蓉蓉明天那个戏我们先对一下台词,就一直拉着我对词。”
“佟腊月”的戏份不多,不需要出场的时候,杨蓉就待在一边琢磨,人物依然在故事世界中生活,会经历什么事、再出现时应该是什么状态,剧本里不会写,但演员要去做功课。
快二十年过去了,杨蓉依然觉得自己很幸运,在合适的年龄遇到了优秀的剧本和创作团队,“当时所有主创就住在一个小的四合院里,一拍就是半年。大家一起开会、看回放、聊表演。”
遗憾也不是没有。她给自己当年的表演打了一个及格分,“拿到剧本,我的台词要更合理的在规定情境中讲出来,现在也许我能表达得更好一些。”
为表演增加层次和变化
踏入演艺圈多年,杨蓉依然保持着一个习惯:拍戏时随手做个简单记录,比如今天拍的是第几场,剧情里自己是第几次见到对方。
“三十集的剧本,可能每天要拍二十几场,必须记下跟你搭戏的演员是怎样的演出状态,心里有数的话,会给你的表演增加很多层次和变化。”她解释道。
剧集播出,她会留意观众的评价,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“演员是最终的呈现者,我会在看剧本时就提出来我认为有问题的地方,不耽误拍摄时间,如果是现场场景问题,我也希望尽我全力当场解决掉,那是最好的。”
对于未来,她说,之后拍戏的话,会更喜欢偏现实主义题材的剧本,“总之希望创作班底扎实,只要人物、整个故事有表达,都可以尝试。”(完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