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日本JBpress网站5月21日文章,原题:中国旅游行业恢复,“特种兵式旅游”背后隐藏着景点雷同问题 今年中国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大量民众出门旅游。我在中国生活了8年,从我个人的角度看,我也感到无比激动。然而,虽然旅游人数有所增加,但人均消费却有所下降。
“五一”假期前有一项调查显示,人均旅游预算在1000-2000元人民币之间的占比最高,低于1000元的比例为8.8%,而人均旅游预算在3000元以上的只有7.5%。特别是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群体中,较为流行的是“特种兵式旅游”。他们不住在酒店或宾馆,而是在深夜营业的餐饮店睡觉,或者乘坐夜间巴士出行。同时,“特种兵式旅游”的年轻人,以白天尽可能多地旅游为目标,并尽可能地以便宜的价格出行。
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,甚至出现了“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”的帖子。有调查显示,在30岁以下的年轻受访群体中,有40%的人有过“特种兵式旅游”的经历,还有30%的受访者表示今后将选择这种旅游方式。由此可见,今后“特种兵式旅游”的趋势将会扩大。
虽然包括“特种兵式旅游”在内的中国旅游人数有所回升,但“景点雷同”也成了一大问题。比如,在很多景点的入口处都有红灯笼,都有面向游客的爵士乐酒吧,以及街头巷尾的饮食店等等,各地旅游景点的东西似乎都千篇一律。
或许是为了刺激近年来冷却的旅游需求,中国各地都在调整旅游景点,以吸引游客。但结果是到处都是一样的“复制品”。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、保留传统建筑的旅游胜地,也发生着类似的事情。笔者曾前往亚热带的云南、以美食闻名的广东、以水乡知名的江苏等许多旅游胜地,笔者强烈感受到近年来同质化的发展情况。
经历疫情后,笔者周围的很多中国朋友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。笔者能明显感受到“通过旅行获得新体验”的欲望在中国变得越发强烈。为了不给好不容易迎来复苏的旅游业泼冷水,笔者还是希望中国各地的景点都能拿出独具匠心的创意。
标签: